大多數初學的人經常會在某些技巧上犯一些錯誤,在自由潛水課程中,每堂課的最終目的是建立學員的自信心、培養安全知識、調整各項技巧,所以這些常見的錯誤也都會在課程中得以修正,但長時間沒有訓練或下水,很有可能會忘記先前所努力改善的某些技巧, 也會有一些自潛者會透過YouTube影片或自主學習(不推薦) 並且沒有經由有自潛經驗的夥伴或教練來糾正細節。
當我們談到作為一名初級自由潛水員時,最大深度是能夠下潛至20公尺深,這通常是大多數的潛水組織設定初級認證課程的最大深度標準,由此看來,以下是自由潛水的初學者最常犯的五個錯誤,以及如何改善這些錯誤。

1. 腳踏車踢
這在自由潛水和水肺潛水裡非常普遍,腳踏車踢是潛水界常見的一個問題,部分初學者不是從臀部以大幅度方式踢蹼,而是從膝蓋開始擺動,同時在移動雙腿,這會嚴重導致踢蹼的效率變差、無效的擺動,並只會浪費你寶貴的氧氣,建議可以在游泳池一遍又一遍來回踢蹼練習,必要時可以請你的潛伴協助錄影,直到你能確保自己是從臀部直直擺動大腿來踢蹼,從而將踢蹼效率發揮到最大。

2. 潛水途中不斷抬頭看
不是每個人在他們一開始的自潛生涯就對下深度充滿信心,所以有些人在潛水期間會不斷抬頭看還有多深才到底(或抬頭看離水面還有多遠),然而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打破抬頭這個習慣,這個習慣會使耳壓平衡變得更加困難,同時因抬頭導致背部弓起而無意間遠離導潛繩,隨著你越下越深時,這樣的姿勢也會導致喉部受傷。因此,通常可以透過反覆提醒收起下巴來解決這個問題,而且隨著自潛者保守的增加深度並對自己的信心增加,解決這個問題也會變得更加容易。
3. 頸部和/或胸部過於緊繃
當自由潛水新手對於法蘭茲平壓法(Frenzel)還在學習的新鮮階段,他們可能在下潛時會有意識地思考平壓的方式,而不是運用肌肉的記憶反射性來進行平壓,初學者會時常懷疑自己舌頭要放哪裡或懷疑是否使用到閥式平壓法(Valsava),缺乏自信伴隨著緊張,會導致頸部或上胸部繃緊,進而阻礙耳壓平衡。
透過在陸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法蘭茲平壓法(你也可以邊看電影邊做平壓),一旦法蘭茲平壓法(Frenzel)變成是一種反射動作,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放鬆上面,這有助於促進耳壓平衡。

4. 導潛繩方向
有些自由潛水新手初期在控制導潛繩方向會遇到一些困難,無論是鴨式下潛時沒有面向導潛繩、下潛過程中時常撞繩或離繩非常遠、又或是整個潛水過程已經偏離繩的方向。
- 測量你在水面上需要踢蹼幾次才能將自己置於浮球前端,這樣能夠幫助你在鴨式下潛後能夠自然而然面對著導潛繩。
- 如果你下潛過程中時常撞繩或離繩非常遠,確認自己的下巴是不是收太多而導致一直撞繩的原因,又或是下巴抬太高導致越是踢蹼越是遠離導潛繩。
- 若你的頭部位置並沒有問題,可以請你的潛伴觀察你踢蹼的動作,確認踢蹼往後的幅度是否太大,而導致身體不斷前傾的原因,反之亦然。
- 一般控制自己與導潛繩的位置,大概在一個手臂長的距離,所以必要時你能夠隨時伸手抓繩停止下潛。
5. 恢復呼吸時沒有使用浮球作為支撐
如果你在潛水的過程中偏離導潛繩太遠,而在到達水面前沒有校正自己與導潛繩之間的距離,這會使你與浮球間有相當的距離,浮球的目的是作為休息支撐使用,浮出水面時浮球應該要在你的面前,這時第一個動作就是把手肘放在浮球上把自己撐起來,同時間進行恢復呼吸,沒有什麼比從一個深度潛水上來至水面後,進行恢復呼吸時不斷的被迎面而來的浪給打斷,海水直接進到你的肺部還糟糕的事了,確保在潛水過程中避免偏離導潛繩太遠,在上升的最後幾公尺可以抬頭看一下以便調整相對應的位置。
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deeperblue.com/5-common-mistakes-beginner-freedivers-make/
撰文:Kristina Zvaritch
翻譯:Pinky Wu